敬翔沒有理解錯,這的確是李燁準備發(fā)行的遼東半島債券,本來李燁🌮想發(fā)行華夏銀行的債券,可是一想到要是普通百姓知道華夏銀行沒有了錢,那些百姓會怎么想,那還不引起金融擠兌風潮。
這個時代可沒有多少金融觀念,放貸的人不是被稱為高利貸,就是被稱為吸血鬼,雖然社會上有這方面的需要,但是并⚓不表示大家就接受🚧這樣的觀念。
先說一個有趣的現象,歐洲百年戰(zhàn)爭之后,國家破😇產了,可是百姓的生活卻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,究其原因是各國在戰(zhàn)爭期間發(fā)行了大量的國債🚪🛍,而這些國債的購買者并不是普通百姓,而是那些銀行家和企業(yè)主,所以戰(zhàn)爭的結果并沒有破壞百姓的正常生活。
如果這種事情一旦發(fā)生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🌱,其結果就與歐洲截然不同,首先受不了的是普通百姓,因為戰(zhàn)爭朝廷必然會加重百姓的稅賦,結🥋🎡🤣果前線的戰(zhàn)爭還沒有結束,自己的后院已經起火了,這就是中國特色。
明代末期,排除官場腐敗等原因,如果不是東北女真族的崛起,朝廷需要在遼東大量的用兵,不得不加重百姓的負擔,也就不會有后來的李自成進北京,當然也就沒🥑🐚💭有明代覆滅。這當然只是一方面的原因,但是也能從一方面反應出經濟對于國家的影響,如果明代發(fā)行了國家債券,后來的🥦💧👌事情恐怕不會變得更糟。
可笑的是,封建王朝的統(tǒng)治者總是喜歡把眼光盯著最底層、最貧窮的百姓身上,而對那些腰纏萬貫的商賈和豪門視而不見,🚸👨🎡當一個王朝榨干了百姓最后一點血汗🔂✔🌿以后,這個🦁王朝也隨之覆滅。
這種📑🚖情況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,重復的上演了二十四次,才有了今天的二十🌠🌼四史,這真的是一個天大的冷笑話。
當然,也不能排除古代就沒有人想過向富人伸手,就像前面講的一樣,權力和義務是對等的,中國古代從來只有權力而沒有義務??赡芄糯骋粋€權威官員有過這樣的一個念頭,不過很快的🎂就消失了,在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、率土之濱莫非王臣”的思想下,沒有人感覺自己需要對這個王🌉😮📕朝承擔什么責任。
只有當這個國家屬于每一個人的時🚳👮😊候,人民才會在心里認同這個國家的存在,這就是王朝循環(huán)覆滅的原因,但是中國人從來就沒有真正的面對過這樣的事實。
在封建王朝的統(tǒng)治之下,就算發(fā)行了國債又能怎🙂么樣,皇權之上的社會,一句話能決定人的生死,“破家的縣令、滅門的府尹”,這句🐌📠💯話可不是說著玩的,這可是血淋淋的現實。
拿什么來保障債主的權力,當債主成為了國家的貸款人,這個國家的統(tǒng)治者變成了借債的人,這在封建王朝中簡直就不敢去想,不要以為古人沒有想過這樣的事情,可是想了又能怎么樣呢?就好像后世經常在談中國制造的同時,許多人在呼吁中國創(chuàng)造,可是中國創(chuàng)造真的能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(fā)芽嗎?不是沒有人想過🍚🐷,而是想了根本就沒有用,這就是殘酷的現實。
有學者認為宋代是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階段,如果沒有金人的入🐞📞侵,中國在宋代就能進入資本主義社會?!肮菲ā?,如果歷史能假設的話,就算給宋代一千的時間,所謂的資本主義萌芽始終還是萌芽,永遠也進不了資本主義社會,這就是事實。
那些意淫的學者一廂情愿的認為,只要有了經濟🥌🈳🧚基礎,古代😬🍢😬封建🐢🙈王朝就可能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,這是癡人說夢無稽之談。
要知道資本主義社會的起源不是🍶💁經濟基礎,而是政治訴求和平等的權力,沒有人權談什么自由民主👘👽🌏,一個雇傭幾百人的作坊都要受到官府的打壓,生怕出現集會動亂的政治氛圍,有什么權利保障私有財產神圣不受侵犯,所以從根本上講,只有政治氣氛容許才能產生資本主義的萌芽,其他的都是曇花一現。
也許李燁的思想是過于的悲觀了,但是李燁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思想,因為李燁本身沒有高高在上的皇權想法,即使李燁也是🥠這個時代的利益既得者,但是李燁依然清醒的認識到權利和責任、義務之間的關系。
那些不管死后洪水滔天的想法,既不現實也💐不可能,后世那些貪官在國內瘋狂的斂財,裸官潛逃送子女去國外,他們難道不知道在這種的社會環(huán)境下,是不可能有什么健康發(fā)展的機會的,所以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。另外一個事情就很好的說明米國之所以能成為世界霸主,當米國還在🛡🆙🅰歐洲戰(zhàn)場上的時候,在米國還在進行冷戰(zhàn)的泥潭時,就已經想過用島鏈來圍堵中國的發(fā)展,這難道不是戰(zhàn)略和政治上的遠見嗎?
事實上,封建社會是一個缺乏遠見的制度🏥😋,這并不是說沒有人考慮過長遠的未來,而是🐺🚓考慮根本就沒有用。
話說回來,大唐的官吏把眼光死盯在農民的土地📑🔙上,遼東半島的官吏也繼承了這個傳統(tǒng),認為只有農業(yè)稅才是國家的根本,完全忘記了稅收的全貌。這當然是有意而為之的,并不是官員沒有看見商🦐🤫🙆賈的富足,而是因為商賈背后站著的官宦豪門大戶,這才是唐代沒有真正商稅的原因。
宋代征收過商稅,所以國家的稅賦達到了一億緡以上,而唐代和明代沒有真正的征收過商稅,所以國家的稅賦相當的低,唐玄宗開元盛世的稅賦才達到了一千五百萬緡。這倒不是說唐代全國的稅賦只有這么多,而是其中除去了那些實物稅,比如糧食、茶葉、鹽和布匹等,這些當然也是🎶🎓錢,但是卻不能真實的反應一個國家的財政情況。
宋代基本上取消了實物稅的征收🍡🏜📨,遼東半島也是一樣,除了糧食以外,一切的稅賦都是以錢幣來計算的,所以才會如此之高,但是這恰恰可以反應遼東半島的經濟狀況發(fā)展。
大唐最后的覆滅從財政上也可以可見一斑,🎉唐僖宗時期,國家的一年賦稅只有一百多萬緡,這點賦稅勉強支撐起一個朝廷的運作,要想擴軍討伐各地的藩鎮(zhèn)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。到了唐末后期,朝廷的賦稅又一次大幅度的減👈🦖😺少,需要各地的藩鎮(zhèn)救濟才能維持運轉下去,這時的皇🔸帝已經變成了周天子,只是名義上的皇帝。
其中最顯著的例子就是,當時的董昌為了討好唐朝的皇帝,拼命的收刮當地的百姓,向朝廷提供了大量的稅🧢賦,換來了一個越王的稱號,可見朝廷當時多需🤬要錢來維持。
有一句🍑話說的好:“錢不是萬能的、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”,個人需要錢,國家也需要錢,不要一談錢就認為是萬惡之源唯恐避之不及,🕝這🚈🚏🛎是迂腐或者虛偽的表現。
“敬兄,你看遼東半島發(fā)行債券怎⏱⛑么樣,用三年、五年到十年的財政稅收進行支付,這樣就可以解決目前🙎的財政危機”
“那要是到時還不上呢”
“不可能,在發(fā)行債券的🎰🛫🐌時候,就要把遼東半島的財政情況徹底的摸清楚,比如明年可以收多少稅賦,后年預計稅賦達到多少,這些都要提前的預算出來。不僅如此,每年遼東半島需要支出的費用也要提前做🥌🚜🍗出預算,收入和支出都要有清晰的賬目,這樣才能知道稅賦到底花在什么地方,有多少的結余”
敬翔有些頭暈,李燁當🖊🏻初搞🏐的行政財政統(tǒng)計,已經讓敬翔忙的的焦頭爛額,如今又要搞出什么財政預算,而且還是二三年的財政預算,這不是折騰人嗎?
有時敬翔感覺李燁要是去戶部當官一定是一個能臣,唐代有掌管全國財政預算和會計核算的會計最高主管部門,名叫度支部,估計這個地方非常的適合李燁去做。雖說唐代也有財政預算和會計核算,但是哪能像李燁說的如此精細預算,不過也就是給出一個大概的數目,像李燁這樣搞,估計也只有那些從學校里的📭🚎學生才能勝任了。
“不知郡王殿下,準備如何發(fā)行這些債券?!?br/>
“這些債券將通過華夏銀行統(tǒng)一發(fā)售,三年期的利息是百分之五,五🌾🔱🍺年期的利息是百分之七,不記名,可以相互轉讓,也可以相互買賣,到期后可以到華夏銀行統(tǒng)👑一兌換。第一期準📠🤺📰備發(fā)行五十萬緡的遼東半島債券,第二期準備發(fā)行一百萬緡的遼東半島債券,如果發(fā)行不掉,則有華夏銀行統(tǒng)一購買,手續(xù)費百分之一,如果發(fā)行效果不錯,可以增大發(fā)行力度,敬兄,你看這樣如何”
一百五十萬緡,敬翔被李燁的話雷的外焦里嫩,將近四年的財稅就被李燁一口敲定下來,華夏銀行承包所有債📼🚱😋券的發(fā)行,這豈🎽不是讓華夏銀行成為了遼🀄🖊東半島的最大債權人,而且還相當于遼東半島的戶部了。
“這不是寅吃卯糧嗎”,不過好像有不全🅾對,敬翔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問題,雖然敬翔已經跟李燁學過赤字經濟,但是這樣大的經濟手筆還是讓敬翔一下子有些吃不消。